1.坐新能源电动车感觉恶心晕胸晕车怎么回事?

2.让我合不拢嘴的事实:氢能源汽车比电动车早,电动车比汽油车早

3.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4.大屏幕有“大辐射”?真正的“帮凶”是这个

坐新能源电动车感觉恶心晕胸晕车怎么回事?

新能源汽车致癌-新能源汽车致癌门

晕车,是很多人害怕坐车的一个原因。如果从医学角度解释,属于受到刺激后,人的身体平衡器官和视觉系统会因暂时的失调而感到眩晕。虽然晕车的原因很多,主要和每个人的个人体质有关。但是现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很多人发现新能源车晕车的概率比传统燃油车高很多,很多以前不晕车的人也会出现一些眩晕的情况。这种奇怪的现象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些老司机,尤其是开新能源出租车的,都说新能源汽车会对外界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危害人的健康,让你掉头发,致癌,甚至不孕不育等等。不管怎样,随你怎么说。对于这种说法,结论早已有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上搜索各种检测数据。所以如果真的存在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问题,恐怕早已成为群体性事件。其实骑新能源车很容易头晕。从新能源汽车的行驶特性出发,分析传统燃油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动力传动结构仍然是必要的。它们的工作特性与新能源汽车完全不同,功率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甚至所谓的推背感也比新能源车的加速感弱。由于新能源汽车是由电机驱动的,电机的工作特性注定与发动机和变速箱不同。电机在低速时可以有较大的扭矩输出,扭矩是一个会直接影响汽车加速的数值,所以我们在新能源车上起步时,会有一种加速很猛很突兀的感觉。就像坐在固定的椅子上。燃油车虽然会让你感觉到突然提速,但还是能感受到一个从静止到快速的过程,而新能源车则相反。就像你的椅子从静止状态突然被向前拉,这种突然的快速运动的惯性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此外,新能源汽车通过消耗电能来提供驱动力,因此需要通过能量回收的方式对电池进行持续充电。新能源汽车让人感觉不舒服的另一个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能量回收机制。当磁场中的线圈通上交流电,线圈就会开始在磁场中旋转(电产生磁)。此时,旋转的线圈不仅会产生反向电流,还会产生反向阻力阻止线圈旋转(磁力发电),这属于最基本的电机原理。新能源汽车的能量回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回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刹车能量回收”,一种是“滑行能量回收”。无论哪种回收方式,都是利用了“磁能发电”的物理原理,汽车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最终被电机转化为电能。因此,新能源汽车在能量回收的过程中,在反向阻力的作用下,会产生自我制动的效果。就是驾驶员加速时,只要稍微收一点油,整个车身就容易产生拖沓感。这种自我刹车的感觉是车身越大效果越明显,车身越小效果越少。所以想象一下,当你坐进一辆新能源汽车,你首先得到一个非常强劲的加速,然后你感觉到一种刹车的感觉。重复这样做后很容易头晕不适。事实上,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加油门或松油门后,动力表现差别很大。新能源汽车整个过程会比较突兀,这种突兀的现象不仅会让车内的人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还会带来一定的驾驶风险。比如新能源汽车在回收能量产生自身制动作用时,如果不打开刹车灯,新能源汽车的急刹车往往会让后车感到力不从心,造成追尾。对于这一点,欧洲各国都要求能量回收时必须打开刹车灯。而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强制要求,所以这也造成了我们新能源汽车在这方面的表现,完全看车企的良心。

让我合不拢嘴的事实:氢能源汽车比电动车早,电动车比汽油车早

现在最热门、最 科技 的 汽车 是新能源 汽车 。什么是新能源 汽车 呢?就是指那些以电、以氢为能源的 汽车 。

当“新能源”这个词“重新”被炒热的时候,我却发现一个让人惊讶地无法合上嘴巴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上,以氢为能源的 汽车 其实是出现最早的 汽车 ,电动 汽车 则稍晚一些,而汽油 汽车 才是最晚出现的 汽车 !

所以也可以说,以电驱动的 汽车 并不是什么“新能源” 汽车 ,而是“旧能源”车;以汽油驱动的汽油车也不是“旧能源”车,而是更新一些的“新能源”车。

这着实颠覆了我对 汽车 的认知!

一、电动 汽车 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早在十七世纪的1820-1830年代,就已经有电动车的雏形车在欧美各国产生。

经过欧美各国多个发明团队的技术积累和互相学习借鉴, 在1830年代,苏格兰人Robert Anderson制造出电池驱动的 汽车 。

整个的1890年代,英国和法国都很支持电动车,美国和德国的制造商也在加紧生产电动车。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电动车在欧美已经成为主流。

虽然电动车最高时速只有20km/h,续航里程也只有100km左右,但是那时更多的是乡下小路,人们也基本上没有开长途的需求。加上电动车不需要变速箱,启动时只需要按下一个按钮非常简单,噪声也小,所以它一出现极受富家太太和美丽**们的热烈欢迎。

亨利福特的妻子,开的也是一台底特律的电动车。

二、第一辆汽油车直到1870年代才由奥地利人Siegfried Marcus制造出来。

现在大多数人都公认德国人Karl Benz(奔驰)是汽油车的始祖,但是当他在1888年开始生产汽油车时,电动车早已大行其道。

德国人Gottlieb Daimler(戴姆勒)和Wilhelm Maybach(迈巴赫)两人,是到了1889年才开始生产汽油车的。

至于福特,直到1901年才建了他的第一个 汽车 厂。

有小伙伴急了:你说的氢气做能源的 汽车 怎么没有影子了,忘记了?

三、 这个氢能源 汽车 ,是所有的 汽车 中发明最早的。

1808年法国人Fran?ois Isaac de Rivaz(听名字就知道他是个贵族)就已经发明了使用氢气做燃料的 汽车 ,这比电动 汽车 至少要早十几年。1863年,比利时人?tienne Lenoir成功驾驶他的氢能源 汽车 ,行驶了20多公里,这比奔驰汽油车要早25年。

四、汽油车与电动车和 氢能源 汽车 , 到底哪个车更环保?

现在大多数人都强调,要发展和使用电动 汽车 等新能源车,理由是这些车更环保。

也有网友认为这个说法很值得商榷。

1.因为从本质上来看,电动 汽车 实际上是煤炭驱动的 汽车 。不要觉得网友的说法太离谱,因为事实上我们用来给电池充电的电源,70%以上来自于煤炭火力发电。

煤炭能源又被称为是最脏的能源,它排出太多的硫与二氧化碳等,都是致癌的。

2.汽油与煤炭相比,只能是更“干净”。

而因为电动 汽车 的充电慢的问题,让所谓的电动“新能源”车效率更低,所以有人说,电动 汽车 是反科学反智的,因为它这是从高效率向低效率的反方向的追求。

是不是感觉很滑稽?

结束语:科学与 历史 一样,都不是直线向上发展的,而是曲折向前的。所以某一时期人们认为的好与不好,放在一个更长的 历史 时期来看,也是可以变化的。目前来说,新能源电动车目前还是无法取代汽油车的。可是新能源车现在为什么又这么红呢?这与特斯拉等现代各大的新能源车厂商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只有大家都用它的车,它才能更赚钱。更巧合的是,中国政府又喜欢一刀切、大干快上,于是新能源车就成了站在风口上的猪。

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中国的汽车领域发展迅猛,汽车产量以及销量不断突破新纪录,连续十年保持全球领先。汽车领域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原因如下:

第一个,油气短缺。

从统计数据来看,18年中国机动车的燃油需求量在1.48亿吨,在那一年全国石油总需求量占47%。

因为中国石油产地在东北以及西北,还有海洋,生产环境较差,投入成本较高,运输困难,近几年中国原油产量以及消费量的缺口不断加大,只能依靠原油进口来弥补这个日渐增大的缺口。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家,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家。中国原油的进口量增长速度多年来一直在加快,中国的原油进口依赖程度日渐升高,突破七成,能源需求供给的缺口日渐加大。

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解决对油气资源的过度依赖以及电网在昼夜间的负荷不平衡问题,现在电网能满足今后若干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对电能的相关需求。现在虽然储能手段多种多样,但是从规模以及制作成本来看,车载电池是最关键的储能主体。纯电动汽车是解决可再生资源间歇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储电能力,保障可再生资源的发展,是全世界不少国家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

第二个,环境问题。

随着汽车的大范围普及以及应用,汽车的保有量日渐升高,导致中国不少城市交通堵塞。而且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对空气污染日渐严重,已经成为雾霾以及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中的一个。这些污染物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发生,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导致酸雨以及黑雨等现象发生。对人体则会导致多种疾病产生,对呼吸系统损害严重,有较强的致癌性,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有严重不良影响。

第三个,技术资源优势获取。

新能源汽车是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国产自主品牌以及大众、丰田等车企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因为大众和丰田等车企在燃油车上发展多年,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性不足。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产自主品牌车企已经基本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以及电机,还有电控的关键技术有所掌握。制造蓄电池的重要资源,锂以及稀土在中国的储量都很足。动力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比12年提升了两倍,每千瓦时的售价比12年下降超过七成,中国正在努力研发可速充的石墨电池,将会较大程度地提高单体能量密度,降低售价。

第四个,新产业以及新经济。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迅猛发展,中国汽车企业要对汽车新能源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一是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以及电机,还有电控和电力、电子、轻量化等多个方面加大研发力度;二是需要实现汽车电动化以及信息化的跨界融合,提高汽车企业在信息化以及自动驾驶,还有共享汽车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发展空间,争取改变中国汽车领域的竞争地位。

大屏幕有“大辐射”?真正的“帮凶”是这个

特斯拉一直被视为新能源汽车革命的风向标,2012年,Model?S中控屏首次搭载了一块17英寸的大屏,自此拉开了汽车大屏的序章,各大车企纷纷效仿。

如今,汽车大屏俨然成为趋势,与此同时,一种声音来了:“汽车大屏会带来更多电磁辐射,轻则掉发,重则致癌。”这是真的吗?

电磁辐射有“毒”不假,但我们都知道,抛开剂量谈毒性没有意义。那么,汽车大屏的电磁辐射剂量到底有多少?

本期《汽车健康诊所》和你聊聊

「汽车大屏的电磁辐射问题」

01

大屏化,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百年前,汽车在诞生之初尚且是一辆“敞篷车”,门都没有。如今,汽车不仅有了门,有各种复杂精密的仪器,还有一个操控这些仪器的设备——中控台。我们一切操作,包括导航、仪表信息显示,休闲娱乐都集中在那里,可谓“一方小天地却大有作为”。

1886年第一辆现代汽车“奔驰专利电机车1号”与2020年的奔驰GLA?SUV中央触摸屏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无人驾驶兴起,中控台变得越来越科技、可视化,其结果就是屏幕越来越大,主流尺寸由以往的7-8英寸提升至10英寸以上。

《中国汽车报》今年8月份发布的文章《从奔驰到特斯拉,引爆内饰革命的可视化应用再添新玩法》当中提到:

据记者统计,某月的上市新车中,中控屏尺寸低于8英寸的仅有10款,在8-10英寸的新车共有36款,超过10英寸的新车多达45款。大屏汽车产品分布也比较广泛,既有高端品牌的全新车型也有自主品牌的改款车型,有主流合资产品也有造车新势力力推车型。

可见,当大屏成为车企发力点、成为主流标配时,不管消费者愿不愿意,买新车时都会大概率选到大屏的汽车,想买小屏而简单操控的车会越来越困难。

02

屏幕越大=辐射越大?

大屏的优点很明显:信息传达更直接更全面,互动性操作性更强,多元的娱乐化、个性化设置,让汽车的功能更加丰富。加上车联网技术,让这块屏幕与汽车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可是网上的传闻也甚嚣尘上。

“大屏是否会带来更多电磁辐射?听说轻则掉发,重则癌症,这是真的吗?孕妇是不是不能坐大屏的车了……”电磁辐射有“毒”不假,它被认为是人类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后所面临的第四大公害。资料显示,电磁辐射会危害人体最关键的部分,譬如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和代谢系统等。

但电磁辐射不同于核辐射,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照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那么,汽车大屏的电磁辐射剂量到底有多少?能否危害人体健康?

中国汽研旗下的中国汽车健康指数专门有一项指标用于测试汽车的电磁辐射(EMR),分别从匀速磁场、急加速磁场、急减速磁场和通信电场四个工况进行测试。

今年年初,中国汽车健康指数发布了《C-AHI中国汽车健康指数2019年度测评报告》,报告共对2批次共20辆车型进行了EMR测试。结果显示,测试车型总体成绩良好,有12款车型获得五星评价,8款车型获得四星评价。

其中,对于大屏辐射的问题,有两个惊人发现。

发现一:中控屏幕大小与其低频磁场辐射大小不呈正相关

从上图可以发现,20辆车的屏幕尺寸从7英寸到15.6英寸不等,但测试结果显示,19辆车的数值均在测量设备的底噪水平,约在1.27和3.73之间,并没有什么变化。最大测试尺寸为15.6英寸(上图左侧),数值只有2.4,还低于7英寸(上图右侧)的数值2.56。

可见,中控屏幕大小确实与低频磁场辐射大小无正相关关系。

发现二:大中控屏幕不同区域测试值相当

EMR测试还对大屏不同区域进行了测试,如下图5个点位。

测试结果显示(下图),5个点位数值在1.99—2.14之间,同样变化不大。也就是说,同一块大屏不同位置的数值差不多,且都处于低水平。

从以上数据看,汽车大屏并不会带来更多电磁辐射,车企通过对相关零部件的严格设计与测试管控,可以有效地将电磁辐射控制在较低水平。

03

通信工况才是最大“帮凶”!

虽然大屏不会带来更多电磁辐射,但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对它掉以轻心,别忘了,测试条件里有一个是“通信工况”。

所谓通信工况,是指在车辆静止、Key?On?状态,配备移动通信设备,车载?T-BOX(或功能相当的车载移动通信设备)与基站模拟器连接,并以最大功率发射时产生的电磁辐射状况。

测试发现,汽车的电费辐射在通信工况下的状态,是影响最终得分的主要原因。报告显示,第一批10款测试车型,在急加速、急减速和匀速的情况下,EMR测试分数都超过95分,但在通信的情况下,只拿到40.5分。

通信为主要丢分项,主要是整车企业对通信工况下车内电磁辐射的关注不够。不过,这也有解决办法,测试发现,将车载无线通信天线外置,不但可以减小车内电磁辐射,还可以提升通信效果。

所以说,大屏幕并不是汽车辐射高的决定因素,汽车辐射来源于诸多配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共同作用。只要车企能在技术上进行改良升级,汽车的辐射也并非不可控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